4841651074400238814.jpg (48.55 KB, 下載次數: 957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13-7-29 12:09 上傳
長久以來,愛情一直是詩歌、文學、電影與藝術的主題,近年來才成為科學研究的課題。黛安·費爾姆麗是美國加州大學的社會學家,專門研究夫妻關系問題。早在20世紀80年代,她就意識到,剛開始戀愛時伴侶最吸引自己的特質,到后來往往成為讓自己最討厭的缺點。
在一次朋友聚會上,她和一些女性朋友談論的話題轉向了夫妻關系,一位女士抱怨她的丈夫周末從來不陪她,費爾姆麗問她,一開始她丈夫的什么特點吸引了她,回答出人意料,她說對他傾心的原因是他非常努力,有事業心。基于直覺,費爾姆麗進行了大量問卷調查,研究結果證明了最初的假設,不論是正在戀愛還是已經分手的戀人,戀愛對象最開始吸引他們的特點,逐漸變成了令他們討厭的缺點。
幾乎所有你能想到的積極品質,到最后都會變得非常討厭。如:和藹可親的人隨著時間的流逝會被看作是被動的;意志堅強的人,如果常常這樣,便會成為固執和不可理喻;外向健談的人也可能成為喋喋不休的討厭鬼;熱切貼心的追求者變成了纏人的伴侶;一個富有激情的冒險者會成為一個不負責任的家長;悠閑自在變為懶散無追求;對事業有強烈追求變成工作狂...
伴侶之間的看法為什么會發生如此巨大而蹊蹺的轉變?到底發生了什么?“我把這稱為幻滅。”費爾姆麗說,“極端的品質可以產生獎賞,但也會導致損失一些相關的東西,這在戀愛關系中尤其明顯。”比如說一個女性的獨立意味著她能夠自食其力,但是如果太獨立了,就會讓丈夫覺得自己的存在沒有什么意義了。“你找到一個至愛的人,他或她的品質沒有消極面,這是不可能的。” 費爾姆麗說。所以很多夫婦早期心目中“生命的摯愛”,多年后都變成了“世界上最討厭的人”,這真是一個令人困惑的悖論。
面對這樣的結論,我們難免會有些悲觀。心理學家建議,在考慮婚姻問題時,你就要想明白自己所需要的,而后以包容之心走下去。1838年,當達爾文第一次考慮婚姻問題時,他就像觀察野生動物研究進化那樣,認真地做了一系列的筆記。在反對一欄,他列舉了“孩子帶來的花費和焦慮”以及“結婚的男人永遠不能乘坐熱氣球”這樣古怪的事實;而支持婚姻的一欄,他寫了“老年時穩定的伴侶和朋友”。在彌留之際,這位科學家說了這樣一句話:“我的愛人,我的摯愛。”如此看來,達爾文是享受到了婚姻生活帶來的恩惠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