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年人主要目的不是為賺錢。銀行理財師表示,老年人理財的目的應該是合理安排財務,應對收入無法增長和開支費用增加的情況,因此理財應以“保值”為主“增值”為輔,而不是為“賺大錢”; 預留6個月流動資金再投資。老年人應首先規劃好可用的投資資金,在留足日常生活所需的高流動性現金后,將剩下的資產再做合理的規劃。一般來說,以月收入為單位,最好先預留6個月的流動資金以備家庭支出,這部分資金可以活期形式存在銀行,其余的閑錢再拿去投資,“理財的同時要先使生活有保障”; 期限相對選中長期。符合老人家的低風險銀行理財產品都有投資期限鎖定,不能提前支取,這就要求投資人特別注意長短結合,但也不能單純為了流動性而選擇太短期的理財品,因為這類產品期限太短,一方面要頻繁操作,另一方面也不符合老年人追求長期穩定收益的目的,因此建議老年投資者選擇期限在半年到一年的產品為合適; 弄清楚投資方向。即便是較低風險的理財產品,投資者一樣也應該弄清楚自己的錢投去了什么地方,老年投資者尤其要注意,要是看不懂就應該向銀行工作人員問清楚,必要時多找幾家銀行對比,借助外力去替自己分析,且不可盲目追著收益跑,要明白“收益和風險永遠是成正比”的,尤其是老年人在投資理財上更容易發生糾紛,這樣的理財決策最好能夠由子女幫父母再把一次關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