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的故鄉是一個只有幾十戶人家的幽靜的小山村。李大爺的小院就在村子最西邊,我回到故鄉的第二天,父親讓我去李大爺家借鋤。我穿過小村布滿碎石的小街,呼吸著久違的清新空氣,踏進了李大爺的小院。 這小院有三間正房。其中一間偏房用做廚房,鍋碗瓢盆、壇壇罐罐擺放得井然有序。另一間做倉庫,鋤頭鐮刀、掃帚扁擔一應俱全。靠院墻左邊是一棵老槐,枝繁葉茂,濃蔭蔽日。 李大爺年近八旬,鶴發童顏,慈眉善目。他正提起一只桶向水缸里倒水,水是他從山腳水井里擔來的,另一只桶里清澈的井水正蕩著悠悠的霞光。我彎腰想幫老人一把,李大爺笑呵呵地說:“不用,我身子骨硬朗著呢!”我看水缸里已經蓄滿了水,就說:“大爺,您真勤快,這么一大缸都蓄滿了,還剩下一桶水。”李大爺哈哈一笑,指著擺在墻角兩個洗菜用的中號鋁盆和三個細口大肚壇子說:“它們還沒裝滿呢!” 說著話,李大爺又把那桶水一一裝滿了鋁盆和壇子,然后,直起腰,伸出三個指頭說:“整整三擔水呢!” 泛著粼粼水光的壇壇罐罐,我問:“大爺,您每天都挑這么多水嗎?您和大娘只要一缸水就足夠了,何必如此辛勞!” 李大爺說:“孩子,我每天看到你大娘用這些水淘米洗菜、澆花澆園、喂雞喂鴨,我就很高興,一點也不覺得累了。我要讓我的老婆子想怎么用就怎么用,想用多少就用多少。” 李大爺說話的時候,大娘抱著一捆干柴走進廚房,開始燒火做飯。 看著大娘忙碌的身影和大爺笑瞇瞇的眼神,我的內心一熱:裝滿那些壇壇罐罐的何止是水啊,這是兩位老人裝滿一生的幸福。 |